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
2024年拍攝,右側道路為長堤街
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
地址礄口區漢正街道雲尚·武漢國際時尚中心東南側
分類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
時代民國
認定時間2011年3月21日
義勇軍消防聯合會
參考編碼3071920
時代1920年
等級二級保護

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,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漢正街道,是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[1][2][3]

概述[編輯]

該建築是一幢3層紅色小樓[3],實際上由兩個不同時期建造的建築警鐘樓及義士享堂組成,其中警鐘樓於1919年建成,義士享堂於1921年建成。時下建築一樓用作消防文化展廳和武漢城市消防展廳[4]

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[編輯]

宣統元年(1909年),漢口水塔落成,是自當年開始漢口開始使用水塔提供的消防水滅火。隨後漢口各商民便仿照上海救火會相繼成立30餘個民間消防組織保安會[5][6]

宣統3年(1911年)農曆3月10日,以上30餘個保安會組建了名為「漢口各商團保安聯合會」的群眾性救火組織,擁有消防車24輛[5][6][2]辛亥革命後發展到48個分會[6],「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」是其下設民間自治組織之一[註 1]。消防隊員則由各商團職員組成,自願參加,不計報酬,曾多次撲滅漢正街大火[2][3]

民國9年(1920年)5月7日,花樓街百子巷郭仁善堂發生火災,聯合會中漢口清真自治公益會下屬的消防隊有3名回族消防隊員犧牲,事後漢口萬人送行,尊稱為「三義士」,黎元洪贈匾上書「以死勤事」。[7]

民國17年(1928年),漢口警察局設立消防隊。次年即民國18年(1939年)市府消防隊與保安聯合會合作,保安聯合會改名保安公益會,並改48個分會調整為39個分會。1937年七七事變後,保安公益會成立義勇消防總隊部,並於不久後與市警察局消防隊合併為消防總隊。[6]

1953年,消防隊由市公安局消防處接管。[7]

整體平移[編輯]

2016年,因文物所在地行將進行城市開發,經過專家組提出、討論及遴選多種方案後,遂選定將異地保護,即沿長堤街平移的方案,用以保護建築本體及其地理位置[2][3]

自當年4月25日起,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開始整體向東平移,10日後完工,總計向東平移70餘米[註 2]。此為武漢市第一例文物整體平移項目[8][4][2][3][9]

建築保護情況[編輯]

2007年3月9日,以「義勇軍消防聯合會」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政府評為第四批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[10]

2011年3月21日,被武漢市人民政府評為第五批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[1]

其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為: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本體及周圍一定範圍。四至:以舊址外牆為界,西面向外延伸3米至規劃道路紅線,南面向外延伸13米至規劃道路紅線,東、北面各向外延伸10米[11]

其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為:以保護範圍四至為界,西面向外延伸10米至規劃道路中線,南面向外延伸15米至規劃道路中線,東、北面各向外延伸20米[11]

相冊[編輯]

參考資料[編輯]

註解[編輯]

  1. ^ 但在諸方志中僅有保安聯合會下屬「義勇消防隊」的組織名稱。
  2. ^ 亦有來源指出總計平移88米[4]

參考文獻[編輯]

  •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. 武汉年鉴 2016. 武漢年鑑社. 2016. ISSN 1005-9210 (中文(中國大陸)). 
  • 武漢市江漢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. 江汉区志. 武漢: 武漢出版社. 2007. ISBN 978-7-5430-3774-8 (中文(中國大陸)). 
  •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. 武汉市志. 第7卷 政法志. 武漢: 武漢大學出版社. 1993. ISBN 7-307-01220-0 (中文(中國大陸)). 
  •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. 武汉市志. 第27卷 社會志. 武漢: 武漢大學出版社. 1997. ISBN 7-307-01220-0 (中文(中國大陸)).